上一页|1|2|3|4|下一页
/4页

主题:位院士痛批中国建筑:久病"高大上

发表于2013-11-30

李妍:我看,土地财政、GDP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不改变,这种大拆大建的风格就难改。

周东飞:官员以权力意志搞出的公用建筑,如果只是奇形怪状,倒也不好追究。但是,如果是明显的短命建筑、违规建筑,那就应当问责了。


发表于2013-11-30

邓海建:这是综合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没用的。

《原始副本——— 当代中国的建筑模仿》一书作者比安卡·博斯克认为,“他们卖的不仅是山寨西方公寓,还有更美好生活的梦想……”我觉得要让中国建筑真正、大气、上档次,功夫还在建筑之外吧。中国不缺少能工巧匠,也不缺少奇思妙想,缺少的是权力的规范,缺少的是对秩序与规则的敬畏和恪守。


发表于2013-11-30

周东飞:简单说:权力入笼,才能转型。

刘采萍: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齐康教授的建议是:城市的规划者是领导,学一点建筑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三位觉得,让领导学点建筑史,能改变目前的建筑乱象吗?


发表于2013-11-30

李妍:嗯,不至于把城市的建筑造得天雷滚滚。

刘采萍:我觉得作用有限。建筑有病,领导学点建筑史;环境出了问题,领导学点环境科学;食品不安全了,领导再学点食品知识……领导也忒忙了。


发表于2013-11-30

邓海建:法治的背面,总是“领导很忙”的节奏嘛。

周东飞:学点权力的谦抑吧,多问问智囊,问问市民。寄望于市长当建筑学大师,不如让市长知道“自己是谁”。


发表于2013-11-30

李妍:要让领导真的对城市建设有所敬畏,还是需要从制度上把好城市建筑的入口和出口:入口就是财政资金预算,民意程序;出口就是过程监督,事后问责。

发表于2013-11-30

刘采萍:所以,管住领导“脑瓜发热”的根本办法,是让他即使拍了脑瓜,也盖不起楼来。必须严控政府在大型公共建筑上的和建设能力,来个釜底抽薪。

上一页|1|2|3|4|下一页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