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位院士痛批中国建筑:久病"高大上

发表于2013-11-30

其实我认为,即使挨骂的那些风格前卫的建筑,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坏建筑。我们说“反对求洋”,但“不求洋”的标准是什么?

邓海建:中国还处在发展中阶段,对国外建筑的新奇、对物质财富的向往、对新式生活的渴望,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多数中国人还是居住在由政府分配的简陋的单位住房。老旧的房子住怕了,忽然进入“舞禁初开”的年代,有那么点儿“洋房崇拜”也没什么奇怪的。


发表于2013-11-30

李妍:说到“求洋”,我倒想起中国建筑曾经还是三大建筑体系之一呢。但是现在,似乎正在被经济、文化等各种力量裹挟进一个迷茫地带,而城市几乎不外是非洋不取、千城一面、高大全。

你到一座城市,会发现这里和另一座城市没什么区别,几乎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这真的很奇怪,中国抛弃了自己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身份,转身去求洋,却渐渐失去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建筑究竟该修成什么样子。


发表于2013-11-30

刘采萍:不管怎么求新、求洋,让生活在其间的人,断裂与传统和文化的联系,迷失于不熟悉的审美情趣,这似乎不是最好的设计

发表于2013-11-30

邓海建:如果为“千城一面”找找理由的话,我想可能还有两个:一是自古以来,中西方对复制或者雷同这回事,理解就是迥异的。西方人可能认为这是想象力丧失的标志,而中国的历,山寨有时就是“秀肌肉”的事情。譬如秦每征服一国,就在都城咸阳的渭水南岸仿造宫殿,称“六国宫殿”。其二是我们法治的脚步比较慢,对知识产权及创新、创意的保护还比较缺乏,抄就抄了,雷同就雷同了,法不责众。

发表于2013-11-30

李妍:中国建筑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接轨,这是建筑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周东飞:我们其实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的传统建筑:民族风格的精髓到底在哪里?去过故宫的人,有几个会羡慕皇帝的居处?别的不说,通风采光恐怕都有很多瑕疵。


发表于2013-11-30

邓海建:反对一味崇洋与反对一味复古,应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对当代建筑的不满或者牢骚,也未必就是要回到故纸堆里去生活。问题是,现在的建筑,不是一个正态分布的格局,多是一种理念引导,要么顺从官意,要么盲信市场,看不到有血有肉的精神与理念,看不到灵犀闪现的技巧与工艺……

发表于2013-11-30

刘采萍:在那些建筑上看到的,只有建筑的经济属性,而不是建筑与人的联系。

刚才东飞讲到中国传统建筑,我觉得,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就是人居和谐,宜生宜长。著名的随园,过去是一座废园,袁枚买下它耐心经营,终成一代名园,即使现在看来,仍有很多让人爱不忍离的美妙。当然,你可以说它没有马桶,没有冷热水管道,有很多不如现代建筑的方便之处。但这些可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善,是不是我们推倒随园,再起一座设施完善的高层建筑,就是最好的方案呢?


发表于2013-11-30

建筑界有个说法:好的建筑,是设计师留给的纪念碑;而坏的建筑,则是留给的耻辱柱。我们的问题在于“纪念碑太少,耻辱柱太多”。我想,纪念碑和耻辱柱的分界,就在于一代一代人,能否从建筑的功用和审美中,得到身心灵性的滋养。这绝不是一两位领导喝彩,就能够决定的事情。

发表于2013-11-30

刘采萍:说了这么多中国当代建筑的毛病——— 又短命、又雷人、还时不时玩山寨,这让我们不得不问:这些“病”,如何根治?我们要延长中国建筑的生命,又该如何对待它们的“老去”呢?

发表于2013-11-30

周东飞:治标的话,颁个建筑界的“金酸莓奖”吧。

刘采萍:光治标不管用。这次虽然院士们都坐不住了,集体呛声,但地方政府我行我素,“拆得野蛮,建得”势头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