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主题:死亡小组的生死搏奕:谁来拯救我的游击队? [精]

发表于2006-06-17
下午跟朋友聊天说起晚上这场球,我说塞黑得大比分输掉。朋友问多少,我说三个吧。三个其实也不多,历史上阿根廷打塞黑,少的也是3、4个,看看澳盘预测,总进球数也不少于三个。算是传统吧。 

我总感觉佩克尔曼是很懂得一些中国古代兵法的。他弃用贝隆,弃用萨内蒂,弃用萨穆埃尔和德米凯利斯,顶着巨大骂名的同时,也给世界杯的对手挖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他说,你们来攻吧,我没有贝隆,我们中场将难以控制节奏;你们也可以放心攻中路,我们的阿亚拉已经老迈;你们也不必有后顾之忧,对你们威胁最大的边路进攻萨内蒂,我已经提前替你们清理了。我敞开大门,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典型的诱敌深入。
发表于2006-06-17
干掉科特迪瓦,很多人愉快地接受了胜利,却没有人细究为什么缺少了人们眼中的所谓主力,还能赢得如此干脆?他们只是在感情上原谅了老头儿的固执,却不愿意解释为什么可以原谅。那么,打完塞黑,这些先生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了。 

这支阿根廷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原因在于战术上独到的变化。4312的站位,最大限度发挥了现有人员技术上的优势。后卫线上左边索林主攻,右边布尔迪索主守;中场三名控球能力很强的中前卫拱卫着进攻核心里克尔梅;两名前锋萨维奥拉两边游动,克雷斯波顶在最前面。这与米兰的阵型何其相似。两场比赛来看,索林一人控制着阿根廷队左半边的大部分攻势,无疑就是阿根廷队的塞尔吉尼奥。不同的是,塞尔吉尼奥只打一边,索林却是满场跑,退防中甚至充当后腰,与纳吉争头球。索林体力好,头脑也很灵活,掷界外球时,眼盯萨维奥拉,手却用力抛给中路的里克尔梅,这个球直接导致罗德里格斯的进球。
发表于2006-06-17
阿根廷的三名中前卫是胜利的最大功臣。进攻时,他们经常穿插门前;防守,多次破坏对手运球线路。很好的保护了里克尔梅两侧安全。其中,罗德里格斯与萨维奥拉的几次左路配合,更是此战点睛之作。罗德里格斯两个进球,萨维奥拉两次助攻,实际上整场比赛到罗德里格斯攻进自己的第二个球,也是阿根廷队的第三个球,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基本上可以算垃圾时间。特别要提到的是两名“5号队员”,22号冈萨雷斯和5号坎比亚索,他们在阿根廷人最为看重的传统位置上,起到了全队攻防枢纽作用,他们的控球与插上,搅乱了塞黑中场队型,直接造成了塞黑进攻组织的瘫痪。老帅佩克尔曼在怎样利用好里克尔梅与阿根廷传统进攻方式的结合上确实动了脑筋,而且解决的不错。
发表于2006-06-17
总的说,塞黑下半场好于上半场,虽然各丢三个球,但是柳博亚上场后塞黑真正发动了几次有威胁的攻势。54分钟柳博亚右路突破传到后点,凯日曼头球回敲,米洛舍维奇落点判断有误,否则球就进了。这可能是塞黑最接近进球的一次机会。60分钟前后,柳博亚和科斯塔季奇左右大范围传球,在阿根廷队门前形成一道交叉火力,可惜被前锋一一浪费。早该这么打。
发表于2006-06-17
虽然世界杯打到小组第二轮,看上去塞黑却好象依然在打热身赛,队员在场上动作速率慢,拼不起来。身体还没活动开,比赛已经结束了。77分钟6号加夫兰希奇从后场带球突破,跌跌撞撞突出重围,右肋大力轰门,球打在边网上弹出底线。这次充满悲壮色彩的个人突破几乎让我落泪。现在都流行拯救大兵,谁来拯救曾经的游击队啊。等到特维斯和梅西先后上场,阿根廷队已经可以不必跑着传球,他们只需站在原地或走着传就行了。当克雷斯波摔倒在禁区里,阿根廷队甚至不再争要点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