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网友描述:地图里发现的石家庄发展轨迹

发表于2012-05-03

喜欢游历也就对地图表现得一往情深,书橱里收藏的各种地图自然就日渐增多。不过要说熟悉还得说是咱石家庄,生于斯,长于斯,那一份感情更浓郁啊!那一张张各个时期的石家庄地图更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1923年的石家庄全图仅能得见石家庄村及其附近几个村庄的简略形势。1942年的石门地图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殖民色彩,今天的中华大街那时叫日华大街,中山路叫朝阳路,还有遗骨奉安所、居留民团、神社、日本小学,城市的雏形初定。1947年的地图上石门作为华北重镇的军事地位最为醒目,一座云盘山高地、一条环城壕沟、一条环城铁路、一个大石桥工事,都挡不住人民解放军的摧枯拉朽之势。

解放初期的石家庄城区小得可怜,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几个大型工业企业布局东北郊,石家庄的城市建设才步入了快车道,但也还是小城市的框架,1984年、1987年的地图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4开的地图上仅有十几条公交线路,大片的郊区包围着不大的城市。最初的一环路是指中华大街、建设大街、和平路、裕华路构成的城市环路,随着城市的扩展一环路就由中华大街、体育大街、和平路、槐安路构成,一环以内的主城区面积就有了大幅度增加。随后二环路以及其它几条交通主干道的建成标志着石家庄大都市格局的奠定,1999年的地图最醒目的线条就是二环路,京珠高速、石太高速、石黄高速的通车进一步强化了石家庄的交通枢纽地位。近期石环公路改名为三环路,更拓宽了石家庄的城市发展空间,它串联起几个城市组团也展示出城市气魄。

作为石家庄两大区域桥东桥西的分界线,大石桥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上永远难以磨灭,早年的中山路地道桥曾经是石家庄的标志性建筑,有关石家庄的许多宣传材料都能看见它的图片,随后的裕华路地道桥、和平路地道桥、体育大街地道桥、石岗大街地道桥都对沟通城市交通起到了积极作用。北道岔立交桥、棉一立交桥现在看来虽然很是简陋,在2005年以前地图上都有最醒目的标注,最近几年雨后春笋般的高架桥、立交桥、跨线桥丰富着石家庄新地图的内容,早年五六层楼的标志性建筑很快被更高更壮观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落所替代,城市地图的更新速度在加快。

铁路和城市的兴起就是因为要避开滹沱河的阻隔,而选择了一马平川,作为城市滥觞之地的石家庄村、休门村、栗村除了几个集纳雨水的濠坑之外就更无河流的踪迹了,这一点在1923年的石家庄全图上最能体现,上世纪70年代的地图上有了城东的东明渠和城北的石津灌渠,90年代在原来石太铁路路基的基础上修建了民心河中线和西线,最近两年环城水系的建设使石家庄城市景观进一步得到优化。

地图从黑白到彩色,从4开到对开,从对开到全张,新老地图和着石家庄前进的脚步砰然而来,日新月异,目不暇接,就显得太自然了,中华大街北延至国际机场、太行大街北延至正定新区、新胜利大街开工在即、新火车站施工正酣、组团城市群体发力、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城市轨道交通箭在弦上、旧城改造如火如荼,石家庄的城市地图更新速度能不快吗?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