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 小阿哥小格格玩些什么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清代晚期同治、光绪、宣统皇帝都是幼年即位,尤其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也才6岁,他们的玩具大多留在宫中。从传统的民俗玩具泥戏人儿、大布老虎到精巧复杂的上弦童子风扇、翻斗戏人,从东风市场杂货铺买来的空竹到产自瑞士的八音盒,从纯正中国发明的七巧板、益智图到购自英国的洋积木,还有样子怪怪的蒙古象棋、少见的“霸王鞭”……这些玩具数量众多,种类庞杂,集中、外、民间、宫造于一身,观赏玩具好看、发音玩具好听,既有培养动手能力的玩具,更有启发智慧的益智类玩具等等。故宫珍藏的这些玩具充分体现了民间与皇家的杂糅性,传统与外来的交融性,也恰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特色写照。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儿童节到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阿哥和小格格们都玩些什么吧。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铜镀金染牙箱童子风扇,清中期,内务府造办处制作,高63cm,宽42cm×38cm。一童子笑容可掬地跪坐在基座上。基座内放置着由发条带动童子动作的机械装置,上弦孔开在基座一侧,基座外层用染色的象牙片粘贴装饰。童子一手持扇,一手握方巾,一副时时听候召唤的姿态,时刻准备着为主人驱暑、擦汗。这件玩具以暑日生活中挥扇纳凉的动作为原型,将复杂的机械传动借助一稚嫩清秀的童子造型来完成,既符合常理又别具巧思。上弦后,童子会手持扇子上下挥动。这是一件兼具实用功能的玩具。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空竹,清,小者高11.5cm,直径9cm;大者高15.5cm,直径12cm。清末京师儿童有抖空竹之戏,因此宫廷里的空竹均由市面购进,供宫中小皇帝和皇亲中的阿哥们玩耍,至今故宫还收藏着清末遗留下来的空竹玩具。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霸王鞭,清,长83cm,直径1.5cm。霸王鞭又名“金钱棍”、“花棍”,在约1米的竹棍内,间隔距离镶以铜钱,并以彩绸条、彩线作两端装饰。玩耍时可单打,也可双根对打,棍上各枚铜钱因磕击而发出阵阵响声。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发表于2013-12-25

哇!他们小时候都有娃娃啊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小水烟袋及小如意,清,银质。小水烟袋宽2.5cm,高8cm;小如意长7cm,宽2cm。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小银累丝桌椅,清,桌面直径4.5cm,高4.5cm。椅高5.5cm,长2cm,宽2cm。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七巧图》,清,高2.8cm,长15cm,宽8.3cm。《七巧图》是清宫中的传统玩具,根据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记载,《七巧图》与宋代的燕几图、明代的蝶几图有渊源关系。燕几是类似桌子的家具,燕几图是通过2只长桌、2只中桌、3只短桌的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形式多样、广狭不一的拼桌图谱。碟几图也是类似的图谱,通过三角形和梯形的6种13只“碟几”任意组合,聚合为蝴蝶展翅形状,拆分可组合更多图形。这些拼桌游戏,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清代一些文人雅士热衷于此,根据几何图形可以任意组合的原理,将挪移不便的桌子缩小改为方寸间可移动的板,《七巧图》由此产生。《益智图》则是在此基础上由清同治元年(1862年)童叶庚设计,由15块不同的木板组成。采用了八卦的原理排列组合,可拼制图形更加丰富。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西洋积木,清,木匣长29cm,宽8.8cm,高7cm。清末对于孩子玩积木有“智育之始基,”能够“发其思智,暗寓几何学之理”的说道。清宫廷先后购进数种英国、法国制造的洋积木。简单的积木大致有“长、方、钝、锐、圆、半圆”等几何形状体,上饰以彩画。另外还有铁质的,摆弄搭建时需用螺丝钉旋拧固定,组合的图形有建筑、几何体、还有汽车、轮船等。


发表于2013-12-25

清朝皇帝小时候的玩具(图)

蒙古象棋,清,匣长27cm,宽27cm。一名沙特拉,据说元初传入蒙古,其造型、走法与国际象棋相似。这种棋迟至清初传入内地。棋子均为象形,共32枚,设有两将、两炮、四象、四马、四车、十六卒。棋子中骑马武士相当于将、狮子相当于炮、马拉车相当于车、骆驼相当于象、站立的马相当于马、端坐的人相当于卒。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