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报价三万六结算八万一 二手房装修当心报价陷阱

发表于2007-05-09
前期预算只有3.6万,最终结算却涨成8.1万元。装修公司为抢生意而设下的陷阱,导致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郑先生昨日投诉的这起典型案例提醒读者朋友:家庭装修请当心超低报价的陷阱。
郑先生是武汉一家外资企业员工,去年9月为父母在汉口杨汊湖买了一套二手房,12月委托一家装修公司装修,当时该公司做的预算为3.6万元。今年春节前,装修公司突然通知他,由于预算时漏计以及大量材料涨价,总共需8.1万元。
    “签合同前,对方口头承诺结算和预算相差不超过5000元。”郑先生说,正因为该公司报价远低于其他几家,才最终得到合同。不料工程临近收尾,他已支付3.2万元以后,对方才将提高后的结算表给他。突然多出4.5万元,且在施工过程中从未被告知要大幅超出预算,郑先生因此拒绝再付款,对方当即停止施工。
    “已拖了两个多月,现在房子里仍然乱七八糟。”郑先生气愤地说,父母原打算春节前搬进新居,如今却仍在外租住。他与装修公司多次交涉,对方都坚持“余款不到不复工”。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上该装修公司负责人黄某,他称施工面积扩大,材料价格上涨,用料增加,费用因此提高。
    据了解,预算低价,结算高价,消费者若有异议就以停工相逼,这种用半拉子工程“要挟”的情况并不鲜见。业内人士称,为争夺生意,一些装修公司前期报价故意将一些必要的项目漏报,而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增项。如在水、电路施工报价中,有意缩短水、电路管道的长度等;此外,有的装修公司还会降低施工工艺标准。如墙面应刷3遍漆而只刷两遍。
    对于“增加”的费用,若消费者拒付,装修公司便以停工相逼。即使双方有合同,消费者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打官司。
    为此,省消协有关负责人提醒读者,选择装修公司,不能只看对方报价高低。如果报价没有注明使用材料的品牌、产地、规格、品种等,该报价只是一个虚价。
发表于2007-05-1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