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石家庄:“城中村”改造须80%以上村民代表通过

发表于2011-03-04
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底村居民邢君萍日前高高兴兴地搬进精装修的回迁楼。她说,槐底村的拆迁补偿方案是经过了几十次的修改,绝大多数村民代表签字才通过的,可以说皆大欢喜。   记者从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获悉,这个市近年来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拆迁改造工程,已启动“城中村”拆迁改造72个,其中36个村全部完成了旧村改造,已回迁村民2.2万户。今年8月底前这个市二环路以内剩余的20个“城中村”将力争全部完成拆迁。
  如此大规模的拆迁任务如何保证居民利益?起初,石家庄“城中村”改造中也出现规划水平偏低,个别村拆迁阻力大、时间长等问题。为此,市政府200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规定,城中村改造补偿安置方案要依靠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们公开表决,达到80%的通过率才能上报审批。也就是说,村民的意愿从一开始就受到了政策的尊重和保证。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把握好村民的利益平衡是实现平稳改造的关键所在。以槐底村为例,“城中村”一期改造完工后,575户分得精装修回迁楼房1725套。村民邢君萍说,过去住着破旧的二层小楼,每月收入主要靠租金。如今从平房搬进高楼,每家分到3套精装修的回迁楼,一套自己住,两套出租,不但收入没减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身份也从村民变为城市居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
  石家庄“城中村”改造办公室负责人说,一个“城中村”拆迁补偿方案,往往要经过专家论证,多次修改。另外这个市还规定,“城中村”出让土地净收益的90%用于村民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安置诉求,还让村集体有了滚动发展的基础,更让村民的未来生活有了充足的保障。
  石家庄市大马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邢建恒说,他们上项目、搞开发,新增商业面积18万平方米,把“城中村”改造产生的收益最大化地向村民倾斜,共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不仅满足了本村劳动力的就业,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解决“城中村”改造后居民养老问题,石家庄将“城中村”居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养老保险费所需费用由当地政府和居民共同负担,其中政府负担12%,个人负担8%。目前已经有2000多名居民领取了养老金。
  有了好的政策做保障,拆迁工作进展顺利。石家庄今年将对二环路以内没有拆平的20个“城中村”全部启动拆迁改造工作,力争8月底前全部拆完。同时,加大回迁楼建设和水、电、气、暖、路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让“新市民”早日乔迁新居。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