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由王石“拐点”谈起---房价会降吗?

发表于2008-02-27
春节过后,多家研究机构都发出了政府将逐渐调整紧缩政策的预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外部需求大幅下滑的风险,以及南方严重雪灾带来的巨大损失,从高层讲话中已传递出基调发生转变的信号:从仅仅一个多月前强调经济过快过热的风险,转而强调不利外部环境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
    那么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支柱性行业,从去年末的二套房政策,再到年初的紧缩信贷⋯⋯一连串的轰炸式“政策袭击”。王石针对房地产价格提出“拐点论”,也就是说今年的房价是升还是降?政策发布加上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拐点之说,导致年前购房者的观望和房产市场阶段性冷落期。 
     政府的想法是希望房价能够控制,并且能够得以降温,而王石的这一观点,正是迎合政府的论调和中国老百姓的美好愿望。但是事实上由于市场需求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因素很显然和政府的愿望不一致,因为它违背了市场的客观规律,需求在远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房价怎会下降?
事实证明,从“国六条”到“国八条”,从“限外”到“严控信贷资金”,每次的新政出台,房产价格非但没有回落,却愈涨愈高,其次,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分给商品房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整个中国的城市多数距离城市化的进程还远未到位;单从石家庄本地情况分析,石家庄是一个发展中城市,城区持续扩大,从目前300多万人口将会发展到700万,不但如此,现在很多农村出现了空村现象,包括村镇的合并,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很普遍,人去了哪里?通过考学、通过务工涌入了城市。尤其这两年,我的直观感觉特别强烈,前几年周边县的、周边区市的并没有很多人来市里购房,这两年尤其突出的是周边县市的人,稍微富裕一些的、有些资本的,一大部分资金都到市里购置了房地产,无论是买给在城里上学的孩子,还是为将来自己在条件较好的城市里养老。人口结构确处在对于房屋需求十分强劲的时间段里面 。这样的背景之下,想要使房价出现拐点,也许是相当具有一定困难的。加之当前又紧缩了企业的开发贷款,那么必然的结果是房屋的“产出”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也就是供应量会随之减少,那么即便一部分投资需求被抑制,购房者一度采取观望的态度,但是当我们不能容忍钞票放在银行越来越少的现象,当股市波动越来越不稳定的时候,老百姓的钱又将投于何处?我想除了抵制通胀最好渠道之一的——不动产,在中国,恐怕还很难找到更好的资金“落脚点”,具权威人士预测,石家庄房价在未来两年内将分为三个层次,一环内10000元/平米,二环附近7000元/平米,三环沿线不会低于4000元/平米。
   所以房价之说,在阶段性的观望之后购买者没有得到期望的下降,购买力还会有一个激增,价格也势必还会上涨。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