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评论:结束井居的人生 依然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2013-12-11

若非媒体报道,生活在钢筋丛林里的我们,绝对不会知道,就在我们脚下,竟然存在着另一个世界。靠捡废品为生的全老太、为出租车洗车的王秀青……收入微薄的他们,为了省下生活费用,住在热力井下、废弃的报亭。

发表于2013-12-11

原本,这是两个并行不悖、互相陌生、毫无联接的世界。一个世界,有熙熙攘攘的消费人群,有高大坚固的城市建筑,有人维持经济、生活秩序,有机构保护我们的安全;另一个社会,则游离在这一切之外,没人注意、冷暖自知,你甚至看不到政府部门的影子———直到他们被媒体披露出来。

发表于2013-12-11

当地政府部门看到报道,立刻派人用水泥封死了他们所住的热力井,拆除了他们栖身的报亭。其反应之迅速,让许多人措手不及,没时间细想,于是竟生出责怪记者报道的想法来。在微博上有一段流传很广的文字写道:“‘住人井’今天被水泥封死。

发表于2013-12-11

从单纯的因果链条上来看,确实是媒体报道之后,王秀青们无处可住了。但底层民众无处可去,显然不是媒体的责任。作为该事件的重要报道方,《新京报》在社论中追问道:“对“井底人”不闻不问,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发表于2013-12-11

这份在北京地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紧接着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多城市包括北京,都曾发生过因热力管道泄漏导致的故障。这些人常年生活于管道边上,即便从安全角度说,也是难让人放心的,毕竟,没出事不代表不会出事。如果看见了却无动于衷地走开,何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乃至残忍?”

发表于2013-12-11

我们当然还是需要记者的。媒体的关注,何尝不是为了能够改变他们的现状,希望这个被社会保障部门遗忘的角落,能够重新被重视,继而得到相应的、有效的帮助。只是,对于许多地方部门来说,最常态的反应却是,把这些城市的污点,如黑板上的字迹一样,迅速抹去。

发表于2013-12-11

他们没有去领取一些高级官员总在担心‘养懒汉’的基本保障,也没有去享用被称为福利设施的救助站。他们在井底找到庇身之所,再去‘靠劳动生活’、‘靠双手持家’。”只是,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人们的想象而已。

发表于2013-12-11

《南方都市报》敏锐注意到了社会救助体系深层次的问题:“过去的社会救助主要关注的是缺乏劳动能力的群体,救助主体是政府部门,资金来源则靠财政支出。相对而言,由于救助对象特征明显,因此开展救助并不复杂,而‘井居’一族显然并不适合临时性的救助,他们更需要的是帮扶,这部分工作政府固然有一定的责任,过去也有所尝试,但经验表明,若单纯寄希望于政府这一主体,恐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发表于2013-12-11

指责地方政府反应失当、对救助制度进行批评,确实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宣泄方式。但若想解决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一味依靠政府,要么是政府力量不逮,问题越来越多,要么政府力量需要不断壮大,形成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强势政府,又是在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我们需要更深层次思考的是,政府应该如何激发民间和社会的活力,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南方都市报》社论所言:“考虑到这部分群体较为分散,识别较为困难,在政府提供一定支持的基础上引入NGO组织,发挥其精细化服务的优势,或许是应对‘井居’一族现实困境的可行办法。”

上一页|1|
/1页